Translate

2015年6月12日 星期五

影像藝術概論—在職進修報告一則

影 像 藝 術 概 論
期末考報告

※ 第一部分-影像
    現代人生活在充斥各種感官訊息的環境之中,尤其住在大型都市的人們,每天一睜眼,看個晨間新聞,是影音訊息,吃早餐,是口腹享受;出了大門,各類視覺訊息(廣告看板、電子廣告看板、公車車體廣告)就一再映入眼簾,儘管大多數的人早習以為常,甚至視若無睹了。
    然而現今人們所熟悉的廣告影像並非一開始即存在,它是一段說短不短的演進時期。廿世紀二次大戰之後,美國成了世界超霸,她的自由民主與資本主義借助新式影像科技往其它地區擴展。商業的進行須要廣告的推波助瀾,而廣告正是種影像藝術,為營造吸引人的氛圍,廣告由傳統圖繪到拍攝靜態影像,乃至於錄影剪輯,直到現今的電腦合成動靜態影像。
廣告的種類有平面廣告,包括:報紙、雜誌、看板、海報等;動態平面廣告,如:街頭電子廣告看板;電視廣告:電視頻道裡的影音廣告;電影院廣告:電影片播放前的影音剪輯預告短片。網路廣告:以超連結方式呈現,只須手指點選跳動的圖面,便能跳出活動的廣告畫面。
平面廣告:早期的平面廣告多半是以手工繪寫,照相問世量產後,商業攝影片開始運用到平面廣告上。最後,電腦科技的出現,讓廣告畫面變得更豐富更有層次。
電視廣告:電視問世後,廣告找到另種發揮空間,電視的影音讓廣告變得生動。隨著電視機的普及化,商業廣告更多了,企業開始與電視台合作共生。在台灣廣告主是以收視率作為投資依據。只有少部分非營利電視台節目不受廣告主的左右。
動態平面廣告:多半運用在街頭,顏色簡單,圖像可活動,字幕會跑動。
電影廣告:以剪輯短片形式,在正片開始之前播放。
網路廣告:最先進的網路科技,已成為廣告最新的運用媒介,利用超連結方式呈現廣告內容。
    廣告已成為當代影像運用的最大宗,連傳統的藝術活動也須以廣告加以宣傳吸引人們的注意。廣告須有傳播媒介,以下茲就媒體部分,說明其演進情形。

◎攝影部分: 
1558AD,義大利科學家Giovanni Battista della Porta在『Magiae Naturalis』介紹暗箱原理製作的可攜式成像室。
1826AD,法國人Joseph Nicesphore Niepce發明光感應化合物並使用暗箱曝光8小時,產生世界第一張照片。
1833AD,William Hanri Fox Talbort利用塗佈硝酸銀和鹽化銀的紙,以葉子、羽毛等物,透過光線直接印相,即photogenic drawing。
1839AD法國人Louis Jacques Mande Daquerre發明銀版照相術daquerreotype,曝光只需半小時,但無法複製、沖印。
1885AD法國人S.Moessard發明panoramic camera。
1921AD,Man Ray巴黎發明Rayograpphs為無機身影像。
1931AD,MIT研究員Harold Edgerton發展Stroboscopic electronic flashes以十萬分之一秒速拍攝動作物的凍結影像,並將之分解成連續動作。

◎電影部分:
1832AD比利時物理學Joseph Plateau創造費納奇鏡Phenakistoscope每秒16格畫面可產生連續動作的幻覺。
1834AD,William George Horner創造Zoetrope,在旋轉桶內面貼狹長連續圖案畫面,轉動之會產生連續動作的幻覺。
1877AD法國人Emile Raynaud創造Praxinoscope改良幻影座並使用鏡面與幻燈投影,於1892 AD開啟動態影像公開展示的創舉。
1895AD法國電影先鋒Auguste & Louis Lumiere首次公開放映電影『The Arrival of a Train at the Station』

◎錄影部分:
1897AD德國科學家Karl Braun發明cathode-ray tube建立未來電視系統基礎。
1923AD俄國美籍科學家Vladimir Zworykin發明蓄積電荷原理為基礎的電視系統。
1935AD德國以機械電視系統intermediate-film之Fernseh系統播出電視史上第一個公共服務廣播。
1951AD精銳公司發明第一台錄影機。
1954AD精銳公司發表第一台廣播專業用錄影機原型機Mark IV prototype VTR。
1956AD普普大師Richard Hamilton拼貼畫『是什麼讓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吸引?』貼切反映現代藝術的大眾媒體化與媒體藝術化。
1963AD白南準在德國Wupperta的Parnass畫廊舉行史上第一個錄影藝術展覽『音樂的展覽會-電子電視』。
1965AD白南準買下SONY公司初次生產的手提錄影攝影機,於第五街拍攝後數小時在紐約Cafe A Go Go展出史上第一件藝術性錄影作品。
70年代進入電子資訊媒體與網際網路尖端科技時代,各種科技藝術媒介漸趨成熟,如錄影藝術、雷射與全像攝影、CD-ROM、電腦數位藝術、互動電腦繪圖、Cybernetic、Internet及Virtual reality等。

◎網路藝術部分:
1956AD,Morton Heilig發明Sensorama為最早虛擬實境機械影像電影機。
1962AD,Ivan Sutherland發明「電腦繪圖板」圖像介面,圖像與聲音可被介面干擾,引發六十年代一連串藝術與科技的實驗風潮,如『光的藝術』『動態藝術』『電子藝術』。
1968AD,Ivan Sutherland發表套頭式的3D顯示系統。

    除了廣告運用到影像以外,書籍報章雜誌也都運用到影像。隨著攝影技術的精進,攝影術加上電腦印刷術,兩者使得圖像複製更加簡便,智慧財產權概念於是因應而出。現今各先進國家均十分重視智慧財產權,並且維護不遺餘力。然網路科技卻輕而易舉地讓非法複製有機可乘,並再度引起爭議。前幾年在台灣炒作沸揚的侵權事件-大學生影印原文教科書事件,外國出版業者揚言欲循法律解決-出於台灣人善忘而媒體善於轉移注意力,這事件到最後似乎不了了之。學生財力不豐,家庭環境或許不允許,使得他們必須利用影印取得教材,這原是值得同情,卻有部分同學忝不知恥地振振有詞,讓人感覺他們得了便宜又賣乖,反感透頂。
    然而,拜複製技術之賜,精緻藝術不再是少數人的特權而得以普及,人們可以花較少的錢得到世界知名油畫複製品,或是仿古工藝品,存不了大錢出國旅遊,就到大賣場畫廊去翻找複製品,甚至藝品店找小型複製品。對於追求品味的一般家庭,藝術複製品可以滿足他們『擁有』的心態。
    『複製』行為的本身是中立的,受到爭議的是人性的貪婪,網路下載如果只是自用,那還無話可說,若欲藉之營利,就是違法的侵權行為。只是『複製』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有時根本說不準哪些是違法的侵權行為,如上開有一長串文字是抄自老師網路上課的圖版內容,我很疑惑這算不算是侵權行為?

※ 第二部分-影像與我
    有幸被賦予繪畫天賦,自幼便喜塗鴉,儘管只會線條式人物,依舊一支筆畫個滿張紙。由於出身勞工家庭,物質不豐,更遑論精神食糧,沒書沒玩具,只能跑跑跳跳。
小二時的農曆過年,和姐兄去逛當時名聞全台的大統百貨公司,不記得有無逛玩具區,只記得買了有生以來的第一本童話書『黃鶯與玫瑰』,裡面圖文並茂,長大後才知故事是英國才子王爾德的小品。
    我的繪畫天賦是在小學四年級被導師發現的,記得老師曾問我「你學過畫畫嗎?」當那時,我才知覺到自己握著開啟圖像世界的鑰匙,透過鉛筆慢慢走向藝術的大千世界。記得那一年,我曾以『灰姑娘』的故事為本,畫了一簿本的漫畫,只是沒有保留下來,也差點忘記那回事。
    記得小五、六的美術老師也常把我的繪畫作品貼在教室後方。不同其他同學的作品被老師加工過,我的作品都是自己隻手完成的喔!
    小時候就同一般小孩喜歡看卡通『小甜甜』、『海王子』、『星星王子』、『龍龍與忠狗』、『小英的故事』、『小天使』、『科學小飛俠』、『宇宙戰鑑』、『無敵鐵金剛』、『靈犬雪麗』都是那時期的產物。也跟著姐姐看漫畫,姐姐亦有繪畫天賦,只是她筆下人物沒有我的活龍活現。手塚治虫的作品看過部分作品,如『怪醫秦博士』『火鳥』,其他就是少女漫畫了。正因愛看漫畫,我的漫畫人也物越畫越活。中學時期最崇拜的日本漫畫家是萩尾望都,她直到現在還有作品,台灣有其作品集,較喜歡其中期作品如超越時空的『波族傳奇』寄宿學校『天使心』及中晚期科幻作品『銀三角』。
    漫畫只是個過渡,初中的美術課本打開的是真正的藝術世界,如非舊家翻修,我人在北部求學,它們肯定可以保存到現在。連高中的西洋歷史課本因封面是達文西的大作『聖母、聖嬰、聖安妮與施洗者約翰』,也捨不得丟,只是現在也不見了,被爸爸丟掉了。
    我曾在初中時期當過學藝股長,負責教室布置,儘管畫框弄得很有創意,一邊是秋季的林蔭道,上頭寫著出自一漫畫集名稱『風與木之詩』;一邊是斜紙籤加枝大筆;左下角三個奔跑嬉鬧的少女,可惜沒有班級嘉作可張貼,因為美術課常被借作數學課。
    高中時期曾為了作畫觀點與美術老師不同,據理以爭,導致美術老師對我印象不佳。據同學說,美術老師私下也開畫室,隔壁班的一個同學就跟她學畫,所以美術老師很照顧她。我曾看過她的漫畫人物,其娃娃果然很漂亮,功力卻不及我。
    但即使擁有繪畫天分,卻是繪畫比賽常敗軍,或許是所選主題不受青睞,最主要是完美主義傾向,塗塗改改的結果就是畫不完。不過繪畫作品卻有常機會被張貼在學校玄關的公佈欄。小一的一次海底世界作品被貼上公佈欄,媽媽還特地去看我那隻有雙烏黑大眼的大章魚。
    儘管父母知道我的天賦,卻不認為這能糊口維生,造成日後的我始終與美術科系無緣。本來很有可能上大學美術系,可惜國畫科的一座懸崖用墨不慎成了一大敗筆。當然不足兩月的學畫時間,使我的加水調色功夫無法應付術科考試,倒是真的。
    我還曾當過別人的繪圖槍手,至於那些作品最後怎麼樣了,並不清楚。
    高中時期在學校圖書館借了一本介紹文藝復興三傑的書,從此開始接觸世界名畫。初二時期借的書比較偏向音樂家,再就是凱撒與亞歷山大,其他的不記得了。藝專時期,姐姐出錢買了一套『巨匠』美術週刊,儘管不是最好的,但仍很滿足。至今我的藏書也多半是藝術方面的書籍。
    公視開台之初,常播放西方古典芭蕾舞劇,我當然很把握機會努力地看,連眼睛都捨不得眨。愛上芭蕾是小二的事,當時甚至不用穿硬鞋,只穿普通鞋就可以完全墊起腳尖走路。基於對芭蕾的喜愛,藝專時期經常以芭蕾為構圖主題,因為看太多芭蕾舞劇了。
    我曾從事室內設計工作,雖然只是小助理,但閱讀過的雜誌還不少,有些雜誌裡的設計作品實在讓人搖頭,但『室內』『雅砌』『傢飾』『當代設計』就不錯。建築書籍也略涉了些。家裡還有相關藏書。我現在的住家就是自己設計,木工部份只佔三分之一,傢俱則多是出自我的意見。拜SARS之賜,我家的傢俱外觀高貴卻是低價買進,好像大發國難財似的,有點慚愧。
    以前還住鳳山時,常去逛畫展,走高美館和中正文化中心像走廚房。早在藝專時就養成看展覽聽音樂會的習慣,那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是搬去路竹鄉的小村莊後,離高雄市較遠,又不熟悉台南市,工作地點又遠在台中縣東勢鎮,每每回家就只想跟狗弟弟們玩耍,跟音樂美術開始有些脫節了。現今的生活及興趣較偏向知識類,我一向對台灣的綜藝節目興趣缺缺,對八卦新聞也沒有興趣,總在知識頻道間轉來轉去,所以家人很少和我一起看電視,常只有爸爸陪在旁邊看報紙,狗弟弟們聚在腿邊睡覺、打架、咬玩具。
藝專時期就讀廣播電視科,電視新聞作業就在校內攝影棚進行。因為新聞報紙都有照片,得學攝影照相技術,進暗房玩黑白照片沖洗。為了電視作業,須扛沉重攝影機出外景,剪輯室裡作剪接修改工作。在那時期,因為廣播是必修課,老師在中廣擔任『午餐的約會』主持人,我於是有機會去參觀中廣內部,看他們的工作情形。也參觀過台視攝影棚,旁觀工作人員拍攝綜藝節目。然而不適應北部生活,回到南部後就未再接觸攝影方面的事務,只在一次中正文化中心的戶外雕塑展拍過那些雕塑作品,我那隻NIKON手動相機已經封機已久,差點遭到遺忘。
    同時,廣告學也是必修課程,作業當中有廣告企劃,也有電視廣告。其中的電視廣告就必須使用到攝影機拍攝廣告片,記得我這組是拍洋芋片的廣告,由同組三四名同學客串演出。
拜有線電視之賜,出現幾個電影台,雖然大部分影片是通俗片,但也有幾部精緻藝術電影。記得在有線電影台收費爭議之前,SUN MUVIE電影台在全台都有,那時也常轉那個頻道,看看有什麼可以花時間看的影片。運氣好的話,可以看到法國片如『大鼻子情聖』、『瑪歌皇后』還有楚浮的電影哩!德片『笑死人之旅』義片『魂斷威尼斯』,捷克小品『公主與豌豆』,加拿大版『福爾摩斯探案』、『灰姑娘』,英片『墨利斯的情人』、『玻璃情人』美國片『1492』還有其它印象不深的佳片,以上好片不見得全在SUN MUVIE上映,但都是碰巧被我抓到的好片。
    講到看電影,印象最深的是英國已故天才女大提琴家杜普雷的傳記電影『無情荒地有情天』,這是第一個讓我紅著眼睛走出電影院,甚至騎車邊掉淚的電影,艾爾加的音樂在杜比音響的輸出下,給了我極大的震撼。導演的運鏡也在背景音樂的襯托下,戲劇張力十足,僅管劇中故事並非按照事實呈現。另外就是『再見!可魯』由於家裡養小狗,遲早都要面臨與小狗死別的傷感情境,心裡因而感觸極深。當然,生活在南部,有些精緻院線電影根本不會在南部放映,例如『日出時讓悲傷終結』真的很可惜。
    最近這週,正是國家地理頻道的埃及法老週。每次看到古埃及,就一頭栽進去了。我喜歡古老文明,愛看考古方面的影片,聽考古學家講古老的故事,看看那些出土的古物工藝品。
    由於目前的職業是幼教方面的工作,需要繪製單元圖,甚至利用圖繪輔助教學,多少可以發揮所長。正因這分工作,我發現自己能夠不參考設計書籍而能想出原創性的點子,是以我的創作物與一般幼教師所出成品很不一樣,具有個人風格。
    出社會的關係,我已經封筆許久。不同學生時期,總在課堂上,一邊聽課一邊在空白處畫娃娃,回家也一直畫,只在爸爸突擊檢查之下,裝作用功讀書的乖小孩。記得高中時期,曾有別班朋友忘記帶生物課本而來借我的,她告訴我說,生物老師一直將眼光飄往我的課本上。真是難為那個朋友了,老師可能以為她上課不認真,想抓她的柄,因為上頭佈滿了漫畫人物。中學六年,我真正花在課本上的時間可能不及一年,沒辦法,我太習慣臨時抱佛腳了,總在考前才唸書,以致曾有數學科考出一個大鴨蛋的紀錄。只能說我討厭教科書,看過一遍就懶得再看第二遍。另外,我的腦袋也不夠好,實在背不起教科書的內容。高中時,歷史課本的第一頁歌功頌德的文字內容,每每讓我嘔吐不已。歷史與三民主義則每看必批,根本讀不下去。也難怪我寧可畫圖,也不想去念那些傳說式的課本。
    現在修了空大的課,在家透過網路上課,偶爾還是會手癢,會一面上課一面在廢紙上塗鴉。為了興趣,上的課也多是與圖像相關。我是個古典樂的愛樂者,因為音樂與當代的社會有極大的關係,看過記錄十八、九世紀的風俗生活油畫不記其數。而事實上,音樂與美術或者圖像式藝術是密不可分的,把兩者置入個人創作者也所在多有。歷史是一道軌跡,記錄歷史的不正是繪畫與照相術嗎?音樂的演進也與歷史的脈動相結合,透過圖像影像與音樂,我閱讀歷史,知道過去,眼觀當下,甚至預測時事走向。
    我是為了影像才來到世界的吧!儘管在社會上,我是渺小的,但在自己的生命之中,我又是巨大的。回顧自己的人生,不同於數字的無法掌控,我擁有捕捉影像的敏銳能力,我用我的雙眼觀察世界,將它們放在心裡,有時它們會化成小人物出現在筆端,更多的時候留在記憶裡。或許有一天它們會出現在更大張的紙上,流傳到後世。但願如此。









考古學—在職進修報告一則

考 古 學
期 中 報 告
主題:台灣史前時代與鄰近地區貿易關係

前 言
本次選擇「台灣史前時代與鄰近地區貿易關係」此議題,係因台灣島群所處地理位置,正是亞洲大陸東北西南向島弧地帶,面向世上最大海洋-太平洋,洽為亞洲大陸的門戶中心位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因為島嶼特性,四面環海,資源有限,爰須依賴貿易,與其他民族互通有無。即便處於廿一世紀的台灣,對外貿易仍是島內經濟要素之一。

本 文
    根據台灣現存原住民族之母語及傳統文化,包括食、衣、住等與承傳自早期唐山傳統文化的閩客族群之種種差異性,排除通婚和雜居後之強勢文化影響所產生的所謂「漢化」習慣,可以確定台灣原住民族為大洋洲南島民族之一支。語言學家李仁癸院士,基於世居台島之原住民族的語言歧異度冠諸全球,且位居大洋洲諸南島語族最北端,甚至大膽主張台灣乃南島民族之發源地。
    台灣高山林立之特殊地理環境,孕育出的台島原住民族語言歧異乃屬必然。以中央山脈為主,從中分出雪山支脈、阿里山支脈、玉山支脈及獨立的東部海岸山脈,加之溪河主幹支流,將整座台灣島切割出幾大區塊的生活場域,形成部落式族群。當一地族群因人口擴張,糧食供給失衡而分群另覓它地謀生,久而久之,必因應當地生存環境特性而出現語言表達及工具運用習慣的變異性,隨年月時日增長,或將形成另種語言與文化,從而分支出另個部落族群。
    由屬之大洋洲的復活節島血淋淋的生態浩劫經驗及蘭嶼達悟族的行舟捕魚技術推測,石器時代台灣島上的原始臨海漁獵部落在日常打漁過程中,偶然受到颱風侵襲,風雨過後洽遇赤道洋流的順向流,有幸踏上新天地。落難者經過一番地理環境探察及實地生活後,設法依賴日月星辰之指標性星象指引,回到原居之台灣島,受到大環境限制與糧食供給不穩定之影響,分眾率群出海,造訪新天地,並且定居當地。
    以上族群遷徙模式每隔幾十或幾百年重新上演一次,南島族群便能依靠循環於太平洋周圍的各大洋流,跑遍大洋洲,並將部落血脈傳承於星羅棋布的島嶼上。
    台島原住民族在分支血脈紛紛向外擴散後,因環境尚能負荷而繼續留居本島,並維持各個部落文明於不墜,台島原住民族繼而進入金屬時代。拜每年秋冬東北、春夏西南季風及夏秋時節赤道地帶生成襲台颱風之賜,帶來豐沛雨水,原始森林和竹林生長茂盛,出於遮風避雨之需求,石器時代以來即有之杆欄屋的構築,竹材的運用進一步發展出日常生活需用之竹器、織物;猛烈春雷引發偶然的森林大火,造成部份無法逃出動物的焦肉,使得原本捕獵生食的部落民族,初嚐熟食肉品的美味,產生燃火熟食之需,火燒灼之地產生硬化現象及雙手捧水滌面經驗而有缽形泥器受火燒烤成皿,以用於盛水之用,最後演變成陶器製作工藝技術;森林大火後的大片空地,受雨水滋潤,形成沃土,則演變成游耕技術;東部海岸山脈一帶,則因蘊藏大量大理石材及玉石礦產,歷經數千年無數次颱風過境,山洪暴發與溪流長期侵蝕作用下,礦石因自然力的崩解作用而散佈河床溪畔,偶然為當地部族撿拾,質潤具通透美感之故,玉器製作之技術始萌芽並日漸發展精良,成為部落審美裝飾重要物品之一。
    南島民族之所以遍布大洋洲區域,航海技術的純熟自不必言說。這些民族依賴居住島嶼上之各類自然物產(果物、禽鳥及哺乳動物等)或低度農耕技術所產出作物,或者捕食近海魚蝦蟹等生物。而人類在社會化的進程中,自然出現統治階層,為區別階級地位,裝飾物必然出現,以為標識該部族最高統治者(如酋長或者頭目)及其家族。裝飾物除採自天然花草藤飾外,諸如獸牙、毛皮、貝類、鳥羽亦為常見裝飾元素。
    部族滿足日常生活基本所需,自然力對於聚落住居生活地域的侵害,如暴風雨、地震、旱澇或海嘯等遂成為這些部落關切重點。由於自然力量的深不可測,自然信仰因而成形,巫術亦應之而興,星象及占卜,繼之而起。
    南島民族既善於航海,當所居地之出產物再不符所需之更高度審美或物質享受,便開始向海外尋求更精美之物品,各部族因之接觸並產生交集,甚且日益頻繁,因尚無貨幣制度,而以各該部族盛產物資為交易標的物,以物易物之早期國際交易模式,於焉誕生。
原產台灣東部花蓮壽豐鄉之豐田玉,因石材色澤美麗質地精潤,經過匠師加工琢磨後,更彰顯其工藝價值,遂成為台島原住民族對外貿易最重要之交易標的物。
透過島際貿易,台島原住民族將貴重玉石產品及金屬器皿外銷給鄰近地區的其他南島民族,與他民族交易所得之物資收入便足以維持整個族群之生活營運,復又平原地帶土質肥沃,易於栽植作物,因而未特別發展農業技術。在少受到外族侵略之情況下,台島原住民族之生活方式與文化運作便一直維持到荷蘭人登台後,始產生質變。

結 語
    台灣本島的歷史分期,一直到荷蘭人登陸治台,並嘗試以羅馬拼音方式紀錄平埔族語言後,始進入所謂的歷史時代。原住民族的處世智慧與文化傳承均透過世代口述言說或以工藝方式流傳下來,研究原住民族的過往蛛跡,只能以現有出土文物拼湊這塊土地的先民早期生活態樣。由於古物係無機體,必然隨著人類的遷移而流傳到另一塊土地,這種情況除移居之外,就是貿易結果。台灣先民既為南島語族之一支,航海能力殆是無疑,文化型態雖以游獵漁撈為主,易貨貿易不失為增加族群維生方式之一。當台島北中南部均有豐田玉器加工廠址遺跡,卻在東南亞地帶同樣出土有豐田玉品,便可證明早期國際貿易的存在。

後期西洋美術史—在職進修作業一則

後期西洋美術史作業
ㄧ、從新古典主義藝術、浪漫主義藝術與寫實主義藝術等繪畫風格的不斷轉變之中,其中表現方式的轉變,在繪畫的發展上具有什麼樣的意義,並描繪最為你所喜愛的繪畫者或畫派並闡述其所吸引你的特點?
A:
新古典主義藝術的呈現背景在於18th對於希臘羅馬時代文化藝術的發掘研究熱潮,相較於文藝復興時期對於希羅文化建築的初步研究,18th受到思想啟蒙的影響,藝術史研究逐步走入更專精的程度。復因幾個世代以來諸位繪畫大師的努力開疆闢壤,繪畫技術較之文藝復興時期大幅精進,由於繪畫技巧的高度發揮與洛可可藝術的內在貧乏,畫家再度回歸希臘羅馬時代的平衡勻稱完美主義,並講究情感上的中庸之美,這風格同時亦是當代從事音樂創作的作曲家們典型思維意識。新古典主義藝術畫家受到希臘古典時期的雕刻作品影響極大,題材喜用古希臘神話故事入畫,對於人體比例講求勻稱完美,觀之如同雕作。新古典主義藝術揚棄洛可可時期的過度裝飾,注重中心主題的突顯,背景趨向簡化,以大衛的人物肖像畫為例,除必要的坐椅及點綴物品,背景均呈暗色,以求觀者注意力置諸人物身上。新古典主義繪畫整體構圖不講求戲劇性,情感上內斂不張狂,非常注重繪畫技巧而往往流於過度雕飾,主要影響地區在於拿破崙稱帝時期的法國,為彰顯帝國主義的派頭,此類作品多半呈現理性莊嚴氣氛;於肖像畫上,則表現人物的端莊與優雅氣質,及其服飾衣料質感,甚至觸感。
相較於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追求情感的真實展現,不願屈就於理性束縛之下,關照的是內心對外在事物(對象可以是風景或者時事、貧富階級等)所思所感。浪漫主義以奇利科名作『美督薩之筏』為先端,題材取自轟動當時社會的船難新聞,畫面上將事件本身的悲劇性時刻與人物內心燃起生存希望的瞬間,利用暗淡天候色彩、疾速飛浮的雲狀與探照燈式的光影傳神表達出來。畫中人物的各種強烈動態姿勢在在表現生死交關的掙扎,將人物內在激動情緒清楚呈現出來,連左方撫屍老者的沉思表情都充滿強烈的絕望情感。儘管此派與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畫派一樣重視色彩,不同的是,威尼斯畫派偏好明亮,彩度高的色彩,如:金色、鮮藍與亮紅色;而浪漫派畫家偏重腥紅色,造成不安而突兀的視覺焦點。此外,浪漫主義畫家善用誇張動態營造激情氣氛,題材上較偏好文藝復興時期以後文學大家的作品;威尼斯畫派則偏向田園風,畫面氣氛較為恬靜悠閒。其中,新古典主義畫家安格爾與浪漫派畫家德拉克洛瓦二者相似之處在於他倆對於東方異國情調的偏好,用色上均呈現鮮豔強烈色彩,不同的是安格爾的人物靜如雕像,缺乏生命力,只是種美麗形體;而德拉克洛瓦的人物個性鮮明,情感奔放。西班牙大師哥雅則善以巨人暗喻當時腐敗專制王室,壓制沉重的老百姓,後期還創作許多夢靨般的鬼怪題材之作。浪漫主義題裁取材上比較不受現世影響,到最後難免流於脫離現實,於是畫壇上逐漸興起寫實主義風。
寫實主義關切對象為一般平民百姓,此派藝術家多帶有濃厚的社會意識,題材取用多從當代尋常生活出發,以平民生活、肖像、靜物與風景描繪為大宗。畫家以忠實態度記錄所面對的現實景物,並不刻意加以扭曲。庫貝的「採石工人」將工人階級的辛苦工作情形毫不添減地表現出來;米勒將窮苦農婦撿拾採收農作後遺留現場的麥穗維生的貧苦生活記錄於「拾穗者」一作。杜米埃喜以街頭小人物為畫作主角,藉由不拘的插畫筆法,將街頭賣弄嘻笑維生的小人物內心無奈卻又必須強顏歡笑的情景表達出來。寫實主義藝術家並不注重色彩運用,也不會濫情地恣意發洩,又不似古典主義派畫家那樣拘泥於素描工夫與作畫對象形體上的詳細刻畫與交代,在這些作品中的人物沒有過多無謂的表情,他們專注於自己分內之事。寫實主義畫派最令人動容之處在於這些畫家將一般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透過畫筆毫無保留的呈現出來,尤其描繪低下階層小人物的作品中,畫裡人物自然不做作的姿態,也讓人對於他們堪憐處境感到一絲悲憫情懷。
基本上,個人並不對任何派別抱有特殊偏好,認為那些流傳後世的經典之作,均有其獨具一格的價值。即使最優的藝術大師也會產出平庸之作,三流藝術家亦偶有驚人之作,其價值若不是在於內蘊意涵,就是超越當代,勇於革新。譬如:古典派畫家大衛,其迎合當時人們美學品味而創作的神話式作品空有精緻完美外觀,但內容貧乏,對於當代的貢獻只宥於視覺感官上的美感;然而其筆下的人物肖像卻觀之栩栩如生,儘管刻意多所美化,卻能夠完全展現作畫對象的個人特性與氣質,因而具有研究價值。另一古典派大師安格爾的創作就顯得精緻細膩卻內蘊平庸,其人物畫的貢獻在於讓研究當代服裝史或者專研布料材質之人,得以其貴婦、宮女肖像身上服飾或配飾材料,作為論述素材來源。安格爾對於畫作中人物以外的各類物品配件投注極大心力描繪之,讓後世人們能夠藉由其畫,檢視當代器物表面紋樣及造型外觀,對於歷史或文化史學家都是極為珍貴的一手資料。
此外,浪漫派畫家的貢獻則在於他們藉由畫筆及腦內構思,讓古今文學家的經典文學作品轉變為視覺感官畫面,具體呈現所欲表達的文學內涵。研究古代文學作品的學者或出版者得以利用為書籍刊物輔助插圖之用,期使讀者更能吸收文字內容,還可以去除枯燥味,讓這些巨著變得較為平易近人。譬如:奇理科的「美杜隡之筏」可用作回顧那宗海難悲劇的文字輔助圖;德拉克洛瓦的「但丁之舟」能作為古典作品『但丁神曲』書籍內容的插圖;哥雅「5月3日的槍殺」可用作西班牙歷史介紹的穿插實證圖片,等等諸如此類。
就寫實派藝術家,其貢獻在於人們可以藉由他們的作品,看見那個時期普羅大眾的真實生活,亦可當作後世文化史學家研究當代人文風俗,以及歷史劇作家與歷史影片製作群的參考題材,用作重現當時人民生活景象的根據。他們的畫作亦可做為學童們的教育材料,讓學生能經由這類作品,習得智識的上與人格品質上的受用知識,瞭解人類的過去不僅僅只有帝王將相與王公貴賓等富裕階級,還有底下支撐整個國家社會的平民大眾們。譬如:米勒的「播種者」可讓人知曉當代農夫的穿著與辛勞工作情景,另一作「生火」則讓文化史學家或者歷史製片者得以重建當時人們的炊事情境;杜米埃「街頭藝人」讓人看見當時小人物討生活的心酸,藉之可見當代人們的娛樂生活實景;庫貝「奧南的葬禮」完整呈現那個時代的葬禮情景,現今電影片可藉之為拍攝當代喪禮鏡頭的參考情境。
西洋藝術史前幾個世代的變化演進給人一種視覺與心靈上雙重豐富饗宴的感受,對照當今藝術界推陳出新卻越變越撲朔迷離的光景,「美」已不再是藝術家心目中唯一的標的。藝術表達再度轉為唯心論,比諸浪漫派時期藝術家,現今藝術界更注重自己的表現自由,也更自我,反而忽略掉現實與觀賞者的視覺需求,因此,我很懷疑,現代藝術作品未來能否通過時間考驗。但也或許,藝術家只在意一瞬間的靈感表現,至於創作品能否流傳千古,並非他們關心之事吧。

台灣文學史—在職進修報告之一則

台 灣 文 學 史
期 中 報 告
參訪日期:97年10月11日
參訪心得:

近年來,姊姊修碩士學位(東師兒童文學研究所,2007畢業)之故,偶爾前往台灣文學館參加兒童文學相關議題演講,我才曉得有那麼一座專為保存斯土斯民留下文字記錄之作家作品而設置的典藏展覽機構。那時,對於那幢日治時期保存至今之西式建築極感興趣,曾經從事室內設計的我,每次乘車經過必會好好欣賞一番。
為了交出報告,我這宅女趁著三天連假乖乖地出門前往台灣文學館實地訪視,瞧瞧裡頭裝了那些寶。10月11日當天,建物正面大門恰好搭起舞台籌備婚紗走秀,只好從偏門進入,先是好奇地觀看原始磚牆,之後才開始後半段行程。
首先引起注意的是「『日安!法語漫畫』法國-比利時漫畫百年風華特展」,由於本身是觀閱日本少女漫畫長大的,學生時期也相當擅長描繪漫畫人物,因此對於歐美人士的漫畫風格不太能接受,覺得他們的人物線條普遍剛硬,反而偏向卡通風格者給人較高接受度。台灣電視台曾經播出的「藍色小精靈」居然也在其中之列。因為看不懂法文,也只好就人物外型風格提出自己的看法了。
接著便是「文學素顏,時光走廊」閱讀牆上按年代排列的文學作家簡介,耳朵聽著十幾廿歲的兩名相偕逛展覽的女學生談著壁面人物,其中一名女生果然是個用心的孩子,滔滔不絕地對同伴講述作家們的作品和故事。如果台灣多更多類似那名關注這塊土地歷史及其上之人事物的小女生,台灣將會是個小而美的文名國度。時光走廊以年表方式呈現各時期作家之相關作品及事蹟簡介,讓人對於哪段時期有哪些代表性作家得以一目了然,並有大概性的認識。對照本學期使用教科書『台灣-從文學看歷史』相信在翻看目次時,對於這些作家皆能有一定程度的熟悉感。在個別小室裡,則擺置各時期曾經刊行過的雜誌或作品集,先人嘗試推廣提昇台灣文化的努力與心血,多收錄於其間。
繼續往前逛,通過長河意象,略過記不清主題的展覽空間,進入「深耕土地,走向現代」,大型壁版上介紹台灣文學中的『牛』。該展覽以文字(歌詞)及自小喇叭裡播放該曲方式呈現「牛犁歌」。並以地面平面觸控式螢幕以電腦程式設定『踏點』讓文字巧妙排列組成的牛形圖呈現動態感,此作被詹冰名之「水牛圖」,文字意境與動畫表現,均象徵性地隱射台灣人的傳統精神 – 即使屢屢遭遇橫逆欺壓,依然會顛顛簸簸地站起身來,繼續等待希望曙光的出現。
火車的意象以仿透過窗景向外看著空間的移動及其速度感呈現,其間播放林強的「向前走」,早期台灣青年滿懷希望前往大都會尋求謀生機會的熱切心情,生活地再現而出。
「多音交響,族群共榮」除了以木雕原住民親子,透過小喇叭播出原住民族的搖籃歌展現「媽媽的聲音」,壁面以文字及框圍展示方式呈現除原世居於台灣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族與客家人、鶴佬人,尚有殖民種族 - 荷蘭人及日本人,停留於這片土地的各自時期所留下來的代表作品。台灣歷史和面貌便藉之鋪陳在觀者面前。
「世界文學的輸入與台灣文學的輸出」系列,則讓人看到世界文學對於台灣文學根本上的影響,以及台灣文學反攻世界的實力。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李昂的「殺夫」被翻譯成多國語言,甚至能夠有一專屬展覽櫃及簡介說明。此外,「世界文學的輸入 – 西洋」設計成書牆形式,一讓人印象很深,上頭擺置的舊書均是流傳至今經典中的經典大作。
「作家真跡」展覽,吳錦發先生的性格字跡與陳燁不疾不徐的刻字風格,給人印象最深。這處展覽讓我想起高中時期曾經嘗試將腦中構思的故事,利用筆記簿及原子筆付諸文字,由於靈感經常稍縱即逝,因此縮小字體,以求快速書寫。如今回想起來,多少佩服自己,極少有修改及增添文句的情形。而這個故事拜電腦科技之賜至今仍持續寫作著,甚至出現兩個版本且與當初原始構思情節大不相同。其間還因為儲存失敗導致當機而遺失殆盡,全部重寫,真是欲哭無淚。陳燁的字跡也讓我羨慕萬分,因為我的字不僅大小不一,字跡結構鬆散潦草,每次考試寫到最後一題,筆跡已如鬼畫符,心裡總是很對不起老師們的眼睛。而陳明仁的台語散文手稿,亦令人印象深刻,嘗試讀了一下,覺得參雜羅馬拼音的台語文學讀來有點吃力,所幸英文底子還不錯,勉強應付的了。
為了本次報告,本人於10月26日再度重遊台灣文學館,因為沒有戶外活動,特別從正門入館。除了原先較感興趣的部份展覽場,也順便進入「大河浩蕩-鍾肇政文學展」展場參觀,此展將鍾老的所有作品及蒐藏物品作一完整呈現,除了將鍾老的生平與同時期的台灣政經環境及世界大事作成年表方式呈現,還利用壁版繪圖介紹台灣人三部曲中「滄溟行」、「插天山之歌」(如果沒有記錯)人物之間的關係及故事大略情節表現出來。鍾老一生對台灣文學的貢獻及對社會政治上台灣精神的喚醒,均讓人無限敬佩。
最後,有個與文學搭不上邊的觀覽,是館體本身的歷史沿革與建築工法介紹。說實在的,我挺佩服日本人的腦袋,由於經常觀看日本節目,常覺得他們的腦袋不知是裝些什麼,點子之多讓人難以想像。對於這幢西式建築,對照目前的高雄歷史博物館,它的主要門面建物通向二樓的樓梯樣式很寒酸,與其華麗外觀呈現對比,不知是否曾毀於戰火而在國民黨政府時期重修成現狀,或者原本就設計成那樣,真是美中不足啊!
台灣文學館保存眾多族群作家過去的勤奮筆耕產物,藉由文學媒介穿越時空『看到』當代的歷史,較之閱讀官方版本的歷史課本,更能深入理解當代人們的生活及想思。只是,政黨輪替迄今,台灣的面貌越來越模糊,台灣文學館何時將被不知不覺地轉化其內涵,這或許杞人憂天,以目前「去台灣化」的明顯跡象看來,這並非不可能之事。但祈天佑吾台,『台』命長存。

藝術評論—在職進修期間撰寫之報告一則

歷史事件是一個無法還原的事實,我們再如何追根究底,也無濟於事。
然而解釋某一件事是有趣的,因為解釋活動是無法避免的,被染上解釋者的觀看方式。因此,解釋本身的目的並不是還原一個事實,它更像是一種「編碼」活動,像電腦一樣,將一堆訊息重新編碼,以方便讀取。
解釋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
請以申論方式,解釋這段話的意思,並舉例說明。


「解釋」ㄧ詞,將兩字予以拆解,依據遠東國語辭典說明,「解」者,有『意識』、『糞便』、『剖』、『脫』、『消除』、『開放』、『曉悟』、『消釋怨隙』、『汗出病退』、『止』等意思;「釋」者,有『解析說明』、『解除、除去』、『消散』、『放下』等含意。再將兩字予以組合,找出共同字義,亦即「解釋」者也,係有意識地拆開、除去遮覆於事物外之障蔽物,並賦予其能讓人得以清楚瞭悉知曉之意義。
解釋是種創造性活動,它促使評論者深入觀察所欲瞭解之標的物,針對標的物之種種特色,如:外型、色彩、材質、創作動機及使用媒介、甚或味道、觸感、軟硬等,加以剖析,並賦予意義。解釋,不可避免地,會隨著評論者的出身背景、天賦、敏銳性、成長經驗、求學過程所接觸的師長友人與其自身對於周遭環境之關注而出現不同的理論、觀點與認知。解釋,儘管極力再現真實,還原事務本貌,卻因為評論者的個人色彩和智識背景而與創作標的物本身之作者所欲表達意念,多少有些出入。
創作者本身並未刻意注意自身創作當時的真正心境與想思,有時卻是透過評論者一針見血的論述而發現自我。論述,有延伸闡釋之意,係評論者藉由生動而精準、條理清晰的文字敘述,對標的物所具有並隱藏之特性進行抽絲剝繭,為觀賞者闢出一條欣賞之道。但由於評論者終非創作者,而與觀賞者所站立角度又不盡相同,其論述性解釋,往往僅供參考。創作標的物之外在組構型態雖已是客觀實體存在,其所欲傳達訊息,卻可能隱而未彰,當創作者拒絕說明或表達創作意圖,評論者的介入便是種彌補。評論者憑藉其美學素養之專精程度、想像力的垂直深入與橫向擴張以及精闢分析解構能力,將連年累積之藝術相關領域乃至於精神分析學等專業知識訴諸具有想像性和視覺性之文字,呈現於讀者面前,讀者透過自身的眼睛,將文字敘述轉化成實際欣賞動作,藉由對標的物再觀看及觀察,重現觀賞者自身的觀點,從而建構出作品全貌,此時的解釋權便專屬於觀賞者,經由觀賞者的想像力與認知能力,創作標的物始具真實存在感與目的性,沒有觀賞者(即使只有作者本身藏私欣賞)的觀看過程,創作品只能算是未竟之作。「解釋」對於歷史事件、考古現場和文藝創作的重要性及其背後透過想像力與知識積累程度所運作而出之創造性,由此可知。
以Michelangelo之大衛像一作為例,此大理石雕像呈現在一般觀者眼前是尊外觀上極具寫實性而且富含戲劇張力和感染性的大型雕作,然而評論家卻能憑藉歷史知識與米氏的個人逸史傳聞,運用心理學概念解釋此作之創作者創作動機。以心理分析批評理論學家之論述觀點而言,此作隱含弒父情結,起因於米氏父親不認同其創作天賦,時常藉故毆打之。歌利亞係其父親形象的化身,大衛則指涉他自己,米氏藉由大衛對抗巨人,進行心理上的自我投射,亦即以此作影射自己與父親的關係;大衛右手執石,血管筋露及整個身體重心加諸其上而呈緊張狀態之右腿,表現施力欲投擲之瞬間勁道,眼眉唇部之細微抽動表情,透出隱微猶豫,暗示著米氏掙扎於割裂親子關係與否之幽杳心理。大衛像表現出的心理情境,如無評論者居於其間加以觀察闡述,恐怕多數觀者只能觀其形而未明所以,此作雖能千古不朽,但若觀者未能明瞭其中含意,終歸只是件「值得觀賞的雕塑品」罷了。
解釋是個創作性活動,通過豐富想像力與年歲累積之各領域知識,乃至於善用語言文字,便能成就這個極富意義的去蔽顯真動作。歷史事件如只是依靠考古挖掘之器物陳列或當時遺留之文書閱讀,將無法拼湊出人類文明進程之全貌。創作品如無人觀察並加以解釋,多數觀者將只是看見外在形貌,而無門路「聽懂」創作者透過作品所欲講出的『話語』。爰此,解釋的重要性可想而知。